尋根劉公島 點燃強國志
碧海藍天間,飄揚五星紅旗與堅定的目光交相輝映。近日,7月27日旭海學堂陽光一班及其家屬子女共赴威海劉公島,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教育之旅。歷史不再塵封于課本,而是在孩子們清澈的眼眸中、在親子緊握的雙手中,化作生生不息的愛國火種。
中國甲午戰(zhàn)爭博物館里 歷史的重量與童真的叩問
甲午戰(zhàn)爭紀念館內(nèi),莊嚴肅穆的氛圍中,孩子們出乎意料地安靜。一雙雙小眼睛緊盯著展柜里銹跡斑斑的炮彈、泛黃的書信。“爸爸,這個望遠鏡,海軍叔叔用它看敵人時害怕嗎?”稚嫩的提問在寂靜中格外清晰。當講解員講述鄧世昌與“致遠”艦共存亡的壯烈一幕,羅浠瑞小朋友緊緊攥住了爸爸羅新程的手,小聲卻堅定地說:“爸爸,我長大了要開更大更厲害的船,保護我們的國家!”歷史的苦難與先輩的勇毅,以一種直擊心靈的方式,在幼小的心田刻下了“國家”二字最初的重量。
定遠艦上 觸摸鐵甲下的不屈之魂
登上巍峨的“定遠”號紀念艦,巨大的鋼鐵身軀成為最生動的教科書。孩子們興奮又好奇地觸摸冰涼的艦炮,踮起腳尖試圖轉(zhuǎn)動沉重的舵輪。“這船好大好威風!為什么還會被打敗呢?”面對孩子的困惑,羅新程蹲下身,指著艦體上仿真的彈痕,用最樸實的語言解釋:“你看這些傷疤,就像提醒我們,只有自己真正強大,才能保護心愛的東西。”海風吹拂,吹動了孩子們胸前的紅領(lǐng)巾,也仿佛吹燃了他們心中那份“要讓祖國更強大”的純真渴望。
愛國種子深植 未來可期
返程途中,船艙內(nèi)不再是喧鬧,孩子們熱烈地分享著所見所感。“我畫了定遠艦,給它裝上了最厲害的大炮!”羅浠瑞小朋友驕傲地向大家展示她的畫作,羅新程同學的妻子感慨萬千:“平時講愛國,總覺得抽象。今天孩子站在定遠艦上,眼睛發(fā)亮地問那么多問題,我才明白,愛國情的種子,就是這樣一粒粒種下的!”孩子們用他們獨特的方式理解著“落后就要挨打”,懵懂卻無比真誠的強國之志,成為此行最動人的收獲。印寶劍同學看著身邊沉思的孩子,堅定地說:“今天帶他們來,就是為了讓下一代記住,這份和平與尊嚴,是先輩用血換來的。我們拼搏奮斗,不僅為公司,更是為了他們未來能站在更堅實的土地上!”
紅色基因在童心中生根 強國夢想于血脈里延續(xù)
這場跨越百年的劉公島對話,讓甲午的警鐘在新時代家庭的共鳴中更加震徹心扉。當懵懂的孩童開始追問歷史、觸摸傷痕、萌發(fā)守護的信念,一個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便有了最蓬勃的傳承。此次紅色之旅,不僅錘煉了團隊的意志,更在下一代心中播下了擔當?shù)姆N子——這以童心點燃的愛國之火,終將匯聚成推動企業(yè)奮進、助力民族復(fù)興的磅礴偉力。